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政府债券交易业务规则
据北交所官网,北京证券交易所制定并发布了《北京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交易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中,债券的交易时间为每个交易日的9:00至12:00、13:30至20:00。债券交易采取实时逐笔全额结算方式。投资者可以选择结算周期,债券现券交易结算日可以为交易当日(T+0)或交易当日的次一交易日(T+1)。(36氪)
商务部:2023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商务部消息,1月30日,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明确,做好2023年商务工作,要坚持系统思维,守正创新,坚定信心,更好实现优化疫情防控与推动商务发展、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开放发展与维护安全的有机统一。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是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三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四是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五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六是提升维护经济安全能力。(证券时报)
发改委产业司召开2022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视频会发改委产业司近期联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召开2022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视频会,聚焦2022年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2023年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围绕企业订单、市场预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开展交流研讨。下一步,产业司将继续加大对重点省份、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强化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分析研判,着力稳定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证券时报)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实施细则》的通知,提出深圳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按照单户同一授信额度下无还本续贷总额的2%给予银行奖励,单户贷款的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当年度已享受无还本续贷奖励的项目,银行在两个会计年度后才可再次作为申报项目申请奖励。(第一财经)
江西省:支持稀土储氢技术路线加快发展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能源局日前印发《江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依托稀土等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储氢新材料产业,实现重点细分领域突破,力争用10-15年时间,将江西省稀土储氢新材料技术及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的细分领域;实施“氢企燎原”计划,着力培育4-5家在氢能电力应用方面具有突出实力的骨干投资企业。(36氪)
牧原股份: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82%-102.79%牧原股份公告,预计2022年营收1220亿元-1270亿元,上年同期为788.9亿元;归母净利润120亿元-140亿元,同比增长73.82%-102.79%,2022年公司生猪销量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销售生猪6120.1万头,同比增长52%)。(36氪)
南都电源:预计2022年净利2.8亿元-3.3亿元,同比扭亏南都电源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2.8亿元-3.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进行战略转型,聚焦储能市场,借助全球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储能业务持续向好。(36氪)
英科医疗: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1.25%-93.27%英科医疗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5亿元-6.5亿元,同比下降91.25%-93.27%;报告期内行业内出现新进入者且原有友商扩张产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且市场还在持续消化前期形成的库存,整体市场供需关系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行业友商及新进入者竞争激烈,导致手套产品售价较2021年高点大幅下降。(36氪)
皇氏集团:控股子公司签署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合作协议皇氏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皇氏农光互补与黑晶光电签署了《新一代太阳能(000591)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技术的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提升皇氏农光互补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的产品效率。(36氪)
亿纬锂能:子公司拟约108亿元投建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亿纬动力拟与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同书》,在荆门高新区投资建设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108亿元。(36氪)
百胜中国:回购约1.62万股美股,合计耗资约100万美百胜中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1月30日,在纽交所以每股60.35-62.09美元的价格,回购约1.62万股股票,合计耗资约100万美元。(36氪)
“奎芯科技”获超亿元A轮融资集成电路接口IP和Chiplet产品供应商“奎芯科技”获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达泰资本、国芯科技、海松资本和铸美投资等共同投资,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IP和Chiplet的研发,以及优质海内外团队的扩招。(36氪)
“瓢俅础被窆谠Pre-A轮融资近日国产射频前端声学滤波器公司“瓢俅础毙纪瓿晒谠嗣癖Pre-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青松基金跟投,芯湃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扩大市场覆盖率,同时投入未来5G市场潜在应用场景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储备,提高高端滤波器产品的差异化。(36氪)
“福瑞泰克”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福瑞泰克”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中交蓝色基金、清研资本、云享乌镇战略布局投资。至此,福瑞泰克B轮系列融资额累计近10亿人民币。本轮融资将继续用于公司高阶智能驾驶的技术产品迭代和规模化量产落地。据介绍,福瑞泰克合作车企品牌超过40家,合作车型超过100款,2023年量产上车预计将达数百万套。
“蜚语安全”完成Pre-A轮融资开发安全公司“蜚语安全”已于日前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红华繁星网安天使基金,航行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介绍,公司目前主打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并基于此形成了Corax代码安全分析平台。(36氪)
德氪微发布中国首款毫米波无线连接芯片,即将正式量产中国毫米波无线连接芯片企业德氪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在2023欧洲国际试听及集成系统展(ISE2023)上宣布,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毫米波无线连接芯片产品即将正式量产。据介绍,德氪微此次量产投片的拳头产品――DK1668于2022年1月回片并点亮调通,首批产品将主要应用在LED显示屏和消费电子市场。(36氪)
科大讯飞:2023年将正式发布软硬一体机器人产品科大讯飞在机构调研时表示,2023年将正式发布软硬一体机器人产品,并在后续有序推出外骨骼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证券时报)
北交所做市交易上线在即,券商积极筹备随着相关细则的发布,备受市场关注的北交所做市交易即将上线,由此将给做市商带来更多业务增量。北交所目前正针对适格券商开展全面动员,部分券商已开始积极筹备。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做市交易的上线,或为券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参考报)
看好兔年投资机会,外资“超配A股”节后首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186.14亿元,创2021年12月以来单日新高。1月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已超1300亿元,该月极大可能创北向资金月度净流入新高,也超过2022年全年净流入总和。业内人士认为,从基本面、政策面、情绪面来看,外资投资中国资产信心充足。外资净流入A股将成为贯穿2023年的大趋势,规模有望超预期。在外资持续流入、国内政策加速落地背景下,A股市场估值修复将继续。(中证网)
发力扩大需求,消费信贷投放料加码为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不少银行推出了发放利率优惠券等促销活动。专家认为,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投放是提振居民消费能力,助力消费恢复的有力措施。今年消费信贷投放有望加力,满足生活服务、餐饮出游等领域的消费需求将成为金融机构发力重点。(中证网)
机构:多地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有望促观望者入市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近期多地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这有望促进观望者入市买房。据判断,供需两端政策加快落实,一二线城市需求旺盛,可望率先迎来市场复苏,楼市“小阳春”或将在少数城市出现。但陈文静也表示,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经济环境以及房价预期仍较弱,市场修复需要更长时间,“如果政策执行到位,预计全国楼市最早将于二季度企稳”。(上证报)
国家税务总局:2022年税务部门组织税费收入31.7万亿元昨日,国家税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我国税收运行的总体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税务部门组织税费收入31.7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6.1万亿元(未扣除出口退税),社保费收入7.4万亿元,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央视新闻)
机构报告:百城房价约七成偏弱态,具备下调房贷利率条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22年中国百城房价报告》提出,央行“房贷利率下限允许下调”政策以来,“房价走势―房贷利率政策”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截至1月底,全国多地出现房贷利率下调的密集操作,预计后续各地基于房价走势情况,会有更多的降低房贷利率的操作。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通过对全国百城2022年的房价数据进行统计,约有7成城市房价偏弱,具备下调房贷利率条件。(上证报)
长江证券:钙钛矿整体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关注钙钛矿产业化赛道长江证券指出,当前钙钛矿整体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从量上看,当前扩产规模较小,但设备厂商提前与钙钛矿厂商进行合作研发、验证,将充分受益后续钙钛矿电池扩产放量,设备需求释放。建议持续关注钙钛矿产业化赛道,重点关注:在晶硅电池已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企业在钙钛矿领域的横向拓展;钙钛矿电池部分设备与电子、显示面板等行业涉材料工艺环节设备有一定共通性,关注切入钙钛矿领域的跨行业设备企业等。(证券时报)
中信建投:家电板块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家电板块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同时2022年第四季度个别品类销售呈现逐月改善趋势,随着政策优化和逐步落地,以及购买力回升,投影仪、扫地机器人等品类需求和渗透率有望稳步提升。自12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线下客流量减少导致家电消费承压,线上大促推动逐月改善,随着各地感染高峰逐渐过去,2023年需求有望进一步恢复。此外,2022年第四季度家电板块在内地公募重仓持股中配置比例仍然偏低,未来有显著提升空间。(证券时报)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 ――
―― ∞ ――
内容合作:liangluyao@tzzw.cn
商务合作:siweicaijing@tzzw.cn
投诉建议:15000460220
?